習近平出席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堅持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
2014年01月08日 21:01:14 來源:新華網(wǎng)
新華網(wǎng)北京1月8日電(記者楊維漢)中央政法工作會議7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diào),要把維護社會大局穩(wěn)定作為基本任務,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作為根本目標,堅持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積極深化改革,加強和改進政法工作,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會議。
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diào),政法戰(zhàn)線要旗幟鮮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就是要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實施好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既要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不動搖,又要加強和改善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指出,要正確處理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的關系。我們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黨既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也領導人民執(zhí)行憲法法律,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zhí)法、帶頭守法。政法工作要自覺維護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的權威性,確保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得到統(tǒng)一正確實施。要正確處理堅持黨的領導和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的關系。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支持政法系統(tǒng)各單位依照憲法法律獨立負責、協(xié)調(diào)一致開展工作。黨委政法委要明確職能定位,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領導政法工作,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習近平強調(diào),維護社會大局穩(wěn)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務。要處理好維穩(wěn)和維權的關系,要把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完善對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強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權威地位,使群眾由衷感到權益受到了公平對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維護。要處理好活力和秩序的關系,堅持系統(tǒng)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發(fā)動全社會一起來做好維護社會穩(wěn)定工作。
習近平指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政法戰(zhàn)線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要重點解決好損害群眾權益的突出問題,決不允許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決不允許讓普通群眾打不起官司,決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合法權益,決不允許執(zhí)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
習近平強調(diào),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標。政法機關和廣大干警要把人民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從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問題改起,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提供有力法律保障。要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決遏制嚴重刑事犯罪高發(fā)態(tài)勢,保障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
習近平指出,政法機關要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必須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肮鳎??!币獔允芈殬I(yè)良知、執(zhí)法為民,教育引導廣大干警自覺用職業(yè)道德約束自己,做到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樹立懲惡揚善、執(zhí)法如山的浩然正氣。要信仰法治、堅守法治,做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執(zhí)法者,站穩(wěn)腳跟,挺直脊梁,只服從事實,只服從法律,鐵面無私,秉公執(zhí)法。要靠制度來保障,在執(zhí)法辦案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設置隔離墻、通上高壓線,誰違反制度就要給予最嚴厲的處罰,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要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增強主動公開、主動接受監(jiān)督的意識,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法藏身。
習近平強調(diào),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該由自己行使的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要建立健全違反法定程序干預司法的登記備案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習近平強調(diào),我們的政法隊伍主流是好的,是一支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能打硬仗、不怕犧牲的隊伍,是一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有堅強戰(zhàn)斗力的隊伍。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落實從優(yōu)待警的政策措施,幫助干警解決實際困難。要按照政治過硬、業(yè)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要求,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執(zhí)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政法隊伍。
習近平指出,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政法隊伍的政治靈魂。必須把理想信念教育擺在政法隊伍建設第一位,不斷打牢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思想基礎,堅持黨的事業(yè)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永葆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政法隊伍要敢于擔當,面對歪風邪氣,必須敢于亮劍、堅決斗爭,絕不能聽之任之;面對急難險重任務,必須豁得出來、頂?shù)蒙先ィ^不能畏縮不前。要加強紀律教育,健全紀律執(zhí)行機制,以鐵的紀律帶出一支鐵的政法隊伍。要提高干警本領,確保更好履行政法工作各項任務。要以最堅決的意志、最堅決的行動掃除政法領域的腐敗現(xiàn)象,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習近平強調(diào),司法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加強領導、協(xié)力推動、務求實效,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更好堅持黨的領導、更好發(fā)揮我國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就做好2014年政法工作作出部署。他要求,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各項工作部署,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總目標,把握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的總要求,堅持穩(wěn)中求進、改革創(chuàng)新,以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方式、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科技信息應用、改進政法宣傳輿論工作為著力點,深入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和過硬隊伍建設,切實提高政法工作現(xiàn)代化水平。
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出席會議。
中央政法委、中央政法各單位負責人,各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黨委政法委、政法各單位負責人,中央和國家機關及軍隊、武警部隊負責人參加會議。
中央召開政法工作會議 習近平強調(diào)清除害群之馬
新京報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7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diào),決不允許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決不允許讓普通群眾打不起官司,決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合法權益,決不允許執(zhí)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要以最堅決的意志、最堅決的行動掃除政法領域的腐敗現(xiàn)象,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以“中央”名義召開政法工作會議
昨天,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與此前數(shù)年舉行的政法工作會議不同的是,今年的會議名頭為“中央政法工作會議”,而不是“全國政法工作會議”。
多位研究法治的學者表示,今年的會議較往年規(guī)格更高,領導人重視程度也更高。
高層對政法工作的重視,在十八大之后表現(xiàn)更為明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僅在2013年一年中,就多次作出專門批示,并在其他多個場合提到法治。
在學者看來,這次會議冠以“中央”的名義,意味著這已經(jīng)不是政法系統(tǒng)內(nèi)部的活動。
“從社會治理的角度看,很多領域出現(xiàn)的問題,單靠一個部門很難解決。”中央黨校教授向春玲說,這需要頂層設計協(xié)調(diào),各部門協(xié)作推進才能見成效,降低成本。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何家弘說,過去幾年隨著民眾對法治的認識提高,司法領域一些漏洞和問題逐漸凸顯,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領導人下決心推動改革。
何家弘認為,我國法治觀念比起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確有差距,完善法治建設,需要領導人首先接受法治,要讓官員依法行政。今年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顯示出中央領導人對政法工作的重視程度。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張樹義表示,社會對法治的訴求越來越高,但是之前的一段時間內(nèi),立法越來越多,司法的權威性、獨立性并不令人滿意。
在張樹義看來,這次以中央名義召開會議,會議規(guī)格提升,說明黨中央關注到有關方面的問題,“往往問題得到中央的重視,從上至下才能重視起來?!保ㄐ戮﹫笥浾咄恐睾?邢世偉)
■ 解讀
做到黨領導立法、帶頭守法
習近平說,黨既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也領導人民執(zhí)行憲法法律,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zhí)法、帶頭守法。黨委政法委要明確職能定位,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領導政法工作,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解讀】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介紹,上述表述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時,習近平總書記也有提及。這次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重點提及這段話,說明習近平對政法工作的基本定位是尊重憲法,一切在憲法的框架內(nèi)工作。
在這段表述中,習近平重點強調(diào)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領導政法工作,這是他對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法治一詞要貫穿于政法工作始終。
干部禁以言代法、以權壓法
習近平強調(diào),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該由自己行使的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要建立健全違反法定程序干預司法的登記備案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奮飛表示,“建立健全干預司法的登記備案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
去年,中央政法委下文提過政法機關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目前,河南省公安機關、法院都已開始實施這個制度。該制度可以從程序?qū)用鎸︻I導干部以權壓法進行約束,不過在實施過程中還需制定具體的規(guī)定,以免流于形式。
損害群眾權益4個“決不允許”
習近平說,要重點解決好損害群眾權益的突出問題,決不允許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決不允許讓普通群眾打不起官司,決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合法權益,決不允許執(zhí)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
【解讀】
馬懷德認為,當前的政法工作,老百姓告狀難、打官司難、執(zhí)法機關不規(guī)范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解決,在司法實踐中較為突出。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提出的4個“決不允許”,實際上是對公安、司法部門的工作提出了4條“禁令”,要求政法部門必須解決好這四個方面的突出問題,表明了中央在這方面的決心。
執(zhí)法辦案各環(huán)節(jié)通“高壓線”
習近平說,要靠制度來保障,在執(zhí)法辦案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設置隔離墻、通上高壓線,誰違反制度就要給予最嚴厲的處罰。要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增強主動公開、主動接受監(jiān)督的意識,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法藏身。
【解讀】
李奮飛認為,“執(zhí)法辦案各個環(huán)節(jié)設置隔離墻”,這是對政法機關工作的一個重要要求。其中包括了公安機關辦案過程中的監(jiān)督、法院審判如何防止干擾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目前司法機關已經(jīng)制定了相關規(guī)定,但在基層執(zhí)行上還是有一些紕漏,要求將這些紕漏降至最低。
同時,提出“增強主動公開、主動接受監(jiān)督意識”,這為政法各部門的公開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京報記者 邢世偉
■ 盤點
2013年已經(jīng)過去,在“法治中國”建設過程中,有四大方面的事件值得回顧。
關鍵詞1:糾正錯案
從不放過壞人,到不冤枉好人
2013年,以17年前的浙江蕭山殺人案復查為起點,以河南平頂山中院賠償李懷亮近百萬元告終。這一年,被稱為平反冤假錯案最集中的年份。
在平反冤假錯案的同時,中央政法委、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相繼制定了防范冤假錯案的剛性制度,從辦案和審判程序上防范冤假錯案的發(fā)生。
【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奮飛認為,包括趙作海案等冤假錯案的披露,讓公眾對司法公信力產(chǎn)生了負面情緒。刑訴法大修后,政法部門出臺防范冤假錯案規(guī)定,執(zhí)行刑訴法“疑罪從無”的司法理念,從“不放過一個壞人”到“不冤枉一個好人”轉(zhuǎn)變,說明司法辦案的理念和程序?qū)⒏臃ㄖ苹⒁?guī)范化。
關鍵詞2:信訪改革
涉法涉訴信訪數(shù)量開始下降
《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這項改革,就是把訴訟和信訪分離,把涉及民事、行政、刑事訴訟的信訪,從普通信訪中分離出來,由政法機關處理,破解“信訪不信法”,甚至“棄法轉(zhuǎn)訪”、“以訪壓法”。
目前,中央政法委已經(jīng)在各個省市進行試點。中央政法委有關人士稱,涉法涉訴信訪數(shù)量已經(jīng)開始下降。
【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衛(wèi)東認為,部分民眾認為通過不斷上訪才能引起注意,使得涉法涉訴信訪陷入尷尬。此次涉法涉訴信訪回歸司法,從機制上理順了涉法涉訴信訪的最終解決渠道。
關鍵詞3:司法公開
用信息公開倒逼司法公正
薄熙來,曾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他的案子如何處理,被視為對中國法治成色的一次檢測。后來,庭審被微博直播。此后,微博直播成為不少案件庭審公開的一個選擇。
2013年,最高法開通了中國法院庭審直播網(wǎng),并宣布全面啟動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zhí)行信息三大公開平臺建設。此外,最高法成立了新聞局。最高法司改辦主任賀小榮表示,最高法此舉意在用公開倒逼公正。
據(jù)統(tǒng)計,目前31個省級法院、26個省級公安機關、9個省級檢察院已開通官微。
【點評】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稱,去年,通過大力推行司法公開和建設與民眾互動的多元渠道,對于提升司法公信力將有很大的影響。
關鍵詞4:勞教廢止
勞教制度存在58年壽終正寢
2013年,已經(jīng)存在58年的勞動教養(yǎng)制度壽終正寢。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廢止勞動教養(yǎng)制度。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廢除勞教制度的決定。至此,勞動教養(yǎng)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點評】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衛(wèi)國表示,廢除勞教制度無疑維護了憲法的權威。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任何公民,非經(jīng)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不受逮捕?!倍鴦诮讨贫葐我孕姓罹涂梢詠韯儕Z人身自由,與憲法違背。新京報記者 邢世偉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要點
工作領導
政法戰(zhàn)線要旗幟鮮明堅持黨的領導
兩個關系
①要正確處理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的關系
黨既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也領導人民執(zhí)行憲法法律,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zhí)法、帶頭守法。
②要正確處理堅持黨的領導和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的關系
基本任務
維護社會大局穩(wěn)定
兩個關系
①要處理好維穩(wěn)和維權的關系
要強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權威地位,使群眾由衷感到權益受到了公平對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維護。
②要處理好活力和秩序的關系
堅持系統(tǒng)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發(fā)動全社會一起做好維穩(wěn)工作。
核心價值追求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四個“決不允許”
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要重點解決好損害群眾權益的突出問題:
決不允許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
決不允許讓普通群眾打不起官司
決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合法權益
決不允許執(zhí)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
根本目標
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
五項舉措
①堅決遏制嚴重刑事犯罪高發(fā)態(tài)勢
②在執(zhí)法辦案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設置隔離墻、通上高壓線。
③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法藏身。
④各級領導干部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⑤要建立健全違反法定程序干預司法的登記備案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隊伍建設
目標
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執(zhí)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政法隊伍。
舉措
要以最堅決的意志、最堅決的行動掃除政法領域的腐敗現(xiàn)象,堅決清除害群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