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設與服務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高峰論壇系列學術報告】同濟大學劉強教授在新橋校區(qū)開講“《詩經》中的禮樂與愛情”

發(fā)布時間:2024.05.09閱讀次數:

5月9日,我?!靶挛目平ㄔO與服務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高峰論壇如期舉行,同濟大學劉強教授應邀出席高峰論壇并在新橋校區(qū)作題為“《詩經》中的禮樂與愛情”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新橋校區(qū)管委會主任姚成秀主持,400余名師生共同聆聽了這場報告。


e2865f366831935e89f0003cbbb46e40.jpg


劉強教授的報告圍繞詩之定義、《詩經》的禮樂教化功能、《詩經》中的婚姻與愛情等方面展開。報告伊始,劉強教授以人為本位論述“詩”對塑造人性的重要意義,又引經據典,對比中外文學大家的觀點探討“詩”的內涵和中西方詩學概念的區(qū)別,由此引入了關于《詩經》的功能以及經典再認識的探討。他認為,《詩經》是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不是死的“材料”,而是活的“生命”,通過閱讀可以喚醒每一個中國人溫情的母語情懷。劉教授指出今天看待《詩經》,應當是“正本清源,以言志之詩、恒久之經、不刊之教視之”。


當談到《詩經》中的婚姻與愛情詩,劉強教授以《周南·關雎》《召南·鵲巢》《鄭風·將仲子》《秦風·蒹葭》等經典篇目為例,佐以與當代詩(唐欣《中國最高愛情方式》)和外國詩(羅伯特·赫里克《致少女們》)的比較閱讀,探討愛情與婚姻中的各種命題:個人與家庭孰輕孰重?男女平等與女權主義要求的“男女平權”在何種意義上才是健康和進步?“娜拉出走以后”如何?等,并一一總結解答。


299ecdf14da27513db417fc186b594a5.jpg


在報告會總結階段,姚成秀主任指出, 劉強教授的報告內容豐富,引經據典,語言風趣,具有很濃的時代氣息,不僅激發(fā)同學們重讀《詩經》經典的興趣,更能引導廣大青春學子開始自發(fā)思考婚戀價值觀,不愧為是一次難得的“思想的盛宴”。希望同學們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文法學院通訊員:劉馨梅)

 

報告人簡介:劉強,字守中,別號有竹居主人。復旦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詩學研究集刊《原詩》主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兼任臺灣東華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貴陽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世說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陶淵明學會理事、上海市寫作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楹聯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先秦諸子經典、儒學與古典詩學、筆記小說等。近年來致力于傳統文化經典的現代闡釋與傳播。已出版《世說新語會評》《有刺的書囊》《竹林七賢》《驚艷臺灣》《世說學引論》《有竹居新評世說新語》《魏晉風流》《論語新識》《古詩寫意》《世說三昧》《穿越古典》《世說新語研究史論》《世說新語資料匯編》《四書通講》《世說新語通識》等二十余種。主編《中華少兒詩教親子讀本》《世說新語鑒賞辭典》等多種。